截至八十八年八月底,製造業及營造業在華外籍勞工人數計有221,120人,占全體在華外勞人數(286,805 人)之77.10,較上年同期增加12,499人或5.99其中製造業169645人,較上年同期增加2.51,營造業51,475人,增加19.33

再就製造業中行業觀察,以電力及電子機械業45,248人最多(占製造業在華人數之26.67),其次為紡織業34,125人(占製造業之20.12),再其次為金屬製品業17,372人(占製造業之10.24),其餘各業所占製造業比率在10以下,人數最少為家具及裝設品業220人、印刷及有關事業206人。

 

表一、製造業及營造業外籍勞工在華人數概況

單位:人;

       

八十七年八月

八十八年八月

較上年同期增減

%

            

208,621

221,120

5.99

     

165,484

169,645

2.51

   食品製造業

4,349

4,383

0.78

   紡織業

32,615

34,125

4.63

   成衣及服飾品業

3,641

2,884

-20.79

   皮革及毛皮業

2,396

2,353

-1.79

   木竹製品業

1,854

1,751

-5.56

   家具及裝設品業

260

220

-15.38

   紙漿及紙製品業

3,722

3,558

-4.41

   印刷及有關事業

127

206

62.20

   化學材料業

1,479

1,493

0.95

   化學製品業

1,992

1,716

-13.86

   橡膠製品業

4,914

4,767

-2.99

   塑膠製品業

11,115

10,752

-3.27

   非金屬礦物業

8,408

7,512

-10.66

   金屬基本工業

14,232

11,816

-16.98

   金屬製品業

18,112

17,372

-4.09

   機械設備業

4,851

6,736

38.86

   電力及電子機械業

41,472

45,248

9.10

   運輸工具業

6,754

6,950

2.90

   精密器械業

828

720

-13.04

   雜項工業

2,363

5,083

115.11

 

 

 

 

     

43,137

51,475

19.33

 

就國籍別觀察,以泰國籍在華人數135,840人最多,占製造、營造二業在華人數之61.43,次多為菲律賓籍71,210人,占32.20,再其次為印尼籍13,704人,占6.20,人數最少者為馬來西亞籍僅366人,占0.17

 

 

 

 

 

 

 

 

 

 

 

 

 


表二、製造業及營造業在華外籍勞工國籍概況

單位:人

      

總計

泰國

菲律賓

馬來西亞

印尼

八十七年八月

208,621

128,403

66,595

656

12,967

  製造業

 

165,484

94,951

58,920

487

11,126

  營造業

43,137

33,452

7,675

169

1,841

 

八十八年八月

221,120

135,840

71,210

366

13,704

  製造業

169,645

97,286

60,937

224

11,198

  營造業

51,475

38,554

10,273

142

2,506

 

肆、調查統計結果提要分析

一、外籍勞工薪資

()平均薪資

八十八年八月外籍勞工平均薪資為20,919元,較上年同期21,193元減少274元或1.29,主要係加班費減少所致。與本國勞工比較,則占本國勞工(指製造業及營造業工人)在同一事業單位年資未滿二年者平均薪資22,116元之94.58。其中經常性薪資16,507元,加班費3,728元, 其他非經常性薪資684元。

按行業觀察,製造業外勞薪資水準持平,與上年同期同為21,006元,占本國勞工薪資水準亦與上年同期相當,為95.70。而營造業平均薪資20,645元,則較上年同期減少1,264元或5.77,係因加班費驟減所致,與本國勞工薪資水準的差距因而加大,僅占本國勞工薪資之76.88

 

表三、外勞薪資與本國勞工薪資比較

單位:元;%

項目別

                

     

     

經 常 性 薪 資

 

     

 

占本國

 

 

 

占本國

 

 

 

 

經常性

 

878

21,193

96.93

16,352

83.11

3,931

910

21,864

19,676

製造業

21,006

95.68

16,406

84.55

3,531

1,070

21,954

19,403

營造業

21,909

89.60

16,149

68.96

5,466

295

24,451

23,417

 

888

20,919

94.58

16,507

85.07

3,728

684

22,116

20

19,405

製造業

21,006

95.70

16,542

87.44

3,671

792

21,950

18,918

營造業

20,645

76.88

16,395

65.04

3,907

342

26,853

25,208

說明:「占本國勞工比率」指占本國勞工在同一事業單位年資未滿二年平均薪資之比率。

 

()薪資內含膳宿費情形

八十八年八月外籍勞工薪資中「膳食費及住宿費均不含」比率最高,占54.31,其次為「膳食費及住宿費均含」占30.41,餘「含膳食費但不含住宿費」占10.69、「不含膳食費但含住宿費」占4.59

 

二、外籍勞工工時

八十八年八月外籍勞工平均工時為245.93小時,較上年同期略增加1.31小時,其中正常工時為207.08小時,加班工時為38.86小時。

就行業觀察,製造業平均工時241.02小時,較上年同期略增,與本國製造業受雇員工之平均工時207.1小時比較,則平均每人每月多工作33.9小時,其中正常工時多12.9小時,加班工時多21.0小時;而營造業平均工時261.43小時,反較上年同期減少1.8小時,但較本國營造業受雇員工之平均工時192.7小時,則平均每人每月多工作68.8小時,其中正常工時多34.8小時,加班工時多34.0小時。

 

表四、外籍勞工工時與本國勞工工時比較

單位:小時

項 目 別

        

        

 

 

 

 

 

 

 

 

 

 

 

 

878

244.62

205.22

39.39

 

 

 

製造業

239.77

204.22

35.55

203.4

189.0

14.4

營造業

263.20

209.06

54.14

193.2

185.8

7.4

 

888

245.93

207.08

38.86

 

 

 

製造業

241.02

203.44

37.58

207.1

190.5

16.6

營造業

261.43

218.55

42.88

192.7

183.8

8.9

 

三、外籍勞工的工作內容

就目前在華外勞的工作內容看,八成三之外勞主要工作以從事「作業員或體力工」者最多,占83.85,其次為「技術工」占14.27,僅少數的事業單位將部分外勞移作事務性工作人員或做其他工作。

 

表五、外籍勞工的工作內容

                                   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八月        單位:

項目別

   

技 術 工

工作人員

作 業 員

或體力工

 

   

100.00

14.27

0.88

83.85

1.00

製造業

100.00

10.25

1.01

88.25

0.48

營造業

100.00

27.49

0.46

69.34

2.71

 

四、事業單位為外籍勞工辦理保險情形

事業單位為保障外籍勞工在華工作安全而為其辦理保險,八十八年八月事業單位有為外籍勞工辦理保險之比率占達99.86,平均參加2.23項保險,尚有極少數(0.14)的事業單位未能為外籍勞工辦理保險,值得注意。至保險種類則以參加「勞工保險」、「全民健康保險」最多,各占97.9797.34,其次為「意外保險」占24.26,「其他保險」僅占2.77

 

表六、外籍勞工參加保險情

單位:

項目別

 

製造業

營造業

八十三年八月

100.00

100.00

100.00

  沒有加入任何保險

2.80

2.80

2.65

  有加入保險

97.20

97.20

97.35

 

八十八年八月

100.00

100.00

100.00

  沒有加入任何保險

0.14

0.14

0.30

  有加入保險

99.86

99.86

99.70

 

    勞工保險

97.97

97.90

98.33

    全民健康保險

97.34

97.24

98.03

    意外保險

24.26

23.78

28.23

    其他保險

2.77

2.42

2.96

說明:保險種類可複選,故細項合計大於「有加入保險」之比率。

五、外籍勞工的生活管理

()住宿管理方式

事業單位對外籍勞工住宿最主要的管理方式,有94.71由事業單位自行管理,僅少數非由事業單位自行管理,占5.29

就行業觀察,製造業管理方式較為固定,以由「事業單位自行管理」為主,各年所占比率在9497間,而營造業則變化較多,由事業單位自行管理者比率在868月為83.7787年降為80.17,而88年再增為87.92

 

表七、外籍勞工的生活管理

單位:

   

 

由事業單位

自行管理

非由事業單位

自行管理

868

100.00

95.76

4.24

製造業

100.00

96.27

3.73

營造業

100.00

83.77

16.23

 

878

100.00

95.66

4.34

製造業

100.00

96.26

3.74

營造業

100.00

80.17

19.83

 

888

100.00

94.71

5.29

製造業

100.00

94.96

5.04

營造業

100.00

87.92

12.08

 

()提供外勞住宿的方式

事業單位提供外勞住宿的方式以「撥用部分原有員工宿舍」占47.28最多,其次為「購建員工宿舍」占37.27,再其次為「租賃員工宿舍」占11.18,「住宿組合房屋(工地工寮)」占6.04,另「委由仲介公司辦理」者亦占有2.37,而由外勞自理者甚微,僅占0.98,其他方式者1.72

就行業觀察,營造業有四分之三左右係提供「住宿組合房屋(工地工寮)」占75.05%,較之製造業之3.42,有明顯差異,製造業則以「撥用部分原有員工宿舍」方式占48.58最為普遍,其次為「購建員工宿舍」方式,亦占有38.46

若就外勞住宿管理方式看,由本單位自行管理者仍以「撥用部分原有員工宿舍」之48.05及「購建員工宿舍」38.28最多,而非由本單位自行管理者,則以「撥用部分原有員工宿舍」者最多,占33.47,其次為「委由仲介公司辦理」占28.53

 

表八、事業單位提供外籍勞工住宿的方式

單位:%

提供外勞住宿方式別

八十七年

              

 

   

外勞住宿管理方式

 

製 造 業

營 造 業

由本單位

自行管理

非由本單位

自行管理

總計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購建員工宿舍

38.91

37.27

38.46

5.94

38.28

19.20

 租賃員工宿舍

10.98

11.18

10.83

20.20

10.91

15.91

撥用部分原有員工宿舍

46.11

47.28

48.58

13.07

48.05

33.47

住宿組合房屋(工地工寮)

6.33

6.04

3.42

75.05

5.78

10.70

由外勞自理

1.01

0.98

0.97

1.19

0.90

2.47

委由仲介公司辦理

2.07

2.37

2.19

7.13

0.90

28.53

其他方式

1.06

1.72

1.70

2.38

1.56

4.66

說明:提供住宿方式可複選,故合計數大於100

 ()逃離事業單位情形

1.逃離比率

外籍勞工經由事業單位申請引進後,受到就業服務法之限制,不得任意轉換雇主,且需限期離境,因此,或有部分外勞因不適應原單位之工作環境,或僱用期將屆滿尚不願離境,而自行逃離工作單位,形成非法之外籍勞工。就八十八年八月底止已引進外籍勞工之事業單位中,最近一年(879月至888)曾發生外籍勞工逃離情形者比率占14.74,亦即七家引進外籍勞工者就有一家曾發生外勞逃離工作單位之現象,發生率雖仍偏高,但比率已再較上年同期減少5.49個百分點,顯示外勞逃離在各方努力下,已見改善。

就行業觀察,最近一年營造業發生外勞逃離情形較製造業嚴重,其中營造業曾發生外勞逃離之業者比率占約四成,為36.83,而製造業曾發生外勞逃離比率僅占13.90

就外勞住宿管理方式觀察,由本單位自行管理者曾發生外勞逃跑之比率,僅14.43較非由本單位自行管理者之20.305.87個百分點,顯示事業單位用心的管理可有效降低外勞的逃離情形。再就住宿提供方式看,則以「住宿組合房屋」者逃離比率為各種方式之最高,占48.72,其次為「委由仲介公司辦理」25.96,而由事業單位提供員工宿舍者逃離比率較低,在1618之間。

 

表九、外籍勞工逃離比率

單位:

年別

        

   

外勞住宿管理方式

 

較 上 年

同期增減百 分 點

製 造 業

營 造 業

由本單位

自行管理

非由本單位

自行管理

849月∼858

30.10

-10.88

28.98

52.54

-

-

859月∼868

24.36

-5.74

23.41

46.65

24.17

28.71

869月∼878

20.23

-4.13

19.08

50.10

19.56

35.05

879月∼888

14.74

-5.49

13.90

36.83

14.43

20.30

 

就逃離原因觀察,在14.74有外勞逃離之事業單位中,以認為因「離鄉同袍的慫恿、轉」逃離者為最主要,占6.67,其次為「聘僱期將屆滿」占6.11,再其次為「希望獲得較高待遇」,占3.68,其餘所占比率甚低,分別為「思鄉情緒」1.47、「工作環境無法適應」1.45、「生活環境無法適應」1.07、「與本國勞工相處不融洽」0.41、「仲介公司轉0.17等,另非上述之其他原因者亦有2.48,綜觀各年調查結果,「離鄉同袍的慫恿、轉」、「聘僱期將屆滿」、「希望獲得較高待遇」等較主要逃離原因均已見改善。

 

2.協尋情形

14.74有外勞逃離之事業單位中,對外勞逃離大多有採取協尋措施,占14.67,各項協尋措施中以「請警察機關協尋」占12.65居首,「請仲介公司協尋」占8.98居次,餘4.15透過其他管道協尋,少數0.07之業者未採取任何措施,為免逃離外勞造成社會問題,對於外勞之逃離、協尋等,仍有待事業單位之注意加強管理。

 

表十、有外勞逃離之事業單位認為其逃離之原因

單位:%

項目別

879月∼

888

869月∼

878

859月∼

868

849月∼

858

總計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沒有逃離

 

85.26

79.77

75.64

69.90

  有逃離

14.74

20.23

24.36

30.10

 

   1.離鄉同胞的慫恿、轉

6.67

9.45

11.32

15.09

   2.聘僱期將屆滿

6.11

7.78

11.22

14.73

   3.希望獲得較高待遇

3.68

5.42

6.04

7.00

   4.思鄉情緒

1.47

1.98

1.76

1.68

   5.工作環境無法適應

1.45

1.82

1.63

2.22

   6.生活環境無法適應

1.07

0.95

1.14

0.71

   7.與本國勞工相處不融洽

0.41

0.49

0.66

0.50

   8.仲介公司轉

0.17

0.39

0.27

0.62

   9.其他

2.48

2.98

3.26

3.86

說明:逃離原因可複選,故合計數大於「有逃離」之比率。

 

()防止外勞脫逃行措施情形

外勞脫逃情形雖見趨緩,但仍是一大管理重點,因此事業單位為防止外勞脫逃行相關因應措施者逐年增加。根據本次調查顯示,有行措施者占96.80,再較上年同期增加3.84個百分點,其行措施平均有3.9種,但尚有3.20之事業單位沒有行防止措施。

 

表十一、事業單位為防止外籍勞工脫逃行措施

單位:%

項目別

868

878

88 8

 

製造業

營造業

總計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沒有防止措施

8.08

7.04

3.20

3.27

1.19

  有防止措施

91.92

92.96

96.80

96.73

98.81

 

  防止脫逃行措施

   1.建設外勞心理,使其

      覺得安全有保障

46.51

47.82

60.72

60.63

62.97

   2.提供各種休閒活動,

      紓解外勞情緒

33.52

32.98

38.85

38.16

57.03

   3.提高外勞薪資

12.67

13.79

13.45

13.42

14.26

   4.加強外勞福利

25.45

28.23

29.83

29.52

38.02

   5.每月舉辦外勞座談會

14.76

14.39

14.28

13.79

27.33

   6.就外勞薪資中,定額

      提撥儲蓄

73.80

78.31

82.78

83.26

70.30

   7.建立外勞申訴管道

30.07

32.97

34.63

34.19

46.34

   8.工作、休閒均派專人輔導

15.19

19.88

21.34

20.70

38.02

   9.加強法令宣導

45.76

48.41

47.67

67.92

  10.加強門禁管制

29.13

31.84

32.19

32.05

35.64

  11.其他

2.03

2.10

2.02

1.87

5.94

說明:行措施可複選,故合計數大於「有防止措施」之比率。

 

再就各項措施行比率觀察,行比率最高者為「就外勞薪資中定額提撥儲蓄,到期返國時再本息一併給予」82.78,其次為「建設外勞心理,使其覺得安全有保障」60.72,餘依次為「加強法令宣導,告知逃脫將無法納入、健保,且無法以任何理由再入境來華」48.41,「提供各種休閒活動,紓解外勞情緒」38.85、「建立外勞申訴管道」34.63、「加強門禁管制」32.19、「加強外勞福利」29.83、「工作休閒均派專人輔導」21.34、「每月舉辦外勞座談會」14.28、「提高外勞薪資」13.45,「其他」2.02。由資料顯示,事業單位為防止外勞脫逃,大多有採行防逃措施,且行比率逐漸普遍,而其行措施亦以積極穩定外勞情緒者多於消極管制外勞行動扼止脫逃者,值得鼓勵。

 

()事業單位為外籍勞工提存薪資情形

為便於雇主對於所聘僱外籍勞工之管理,於外國人聘僱許可及管理辦法第三十條明定「雇主得與外國人訂立契約,以外國人名義在金融機構開立帳戶,將工資百分之三十以下數額存儲生息,其離境時領回」。

1.認為對減少外籍勞工逃跑之影響

事業單位認為此條款對於減少外籍勞工逃跑「有幫助」者,占89.38,「無幫助」者,占2.29,另「無意見」占8.33

按行業觀察,行業間認知情形差異不大,惟製造業事業單位意見較為明確,認為「有幫助」者,占89.51,略多於營造業之85.74,認為「無幫助」者亦以2.341.19,而「無意見」者則營造業之13.07,對製造業之8.15

 

表十二、事業單位認為此條款對於減少外籍勞工逃跑之影響

                           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八月       單位:

     

總計

有幫助

無幫助

無意見

總計

100.00

89.38

2.29

8.33

  製造業

100.00

89.51

2.34

8.15

  營造業

100.00

85.74

1.19

13.07

 

2.事業單位對外籍勞工提存薪資情形

八成以上之事業單位於外籍勞工在華期間為其提存薪資,占82.78,平均提存薪資比率為18.15,或平均每月提存2,995元,沒有為外籍勞工提存者,占17.22

就行業觀察,製造業事業單位普遍均有為外勞提存薪資,比率達83.26,較營造業之70.30高出13個百分點,平均每月提存薪資比率亦較營造業為高。

 

表十三、事業單位對外籍勞工提存薪資情形

                         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八月            單位:%;元

項目別

  

沒有為外籍

勞工提存薪資

有 為 外 籍 工 提 存 薪 資

 

平均每月提存

薪 資 比 率

平均每月

提存金額

總計

100.00

17.22

82.78

18.15

2,995

 

製造業

100.00

16.74

83.26

18.23

3,009

營造業

100.00

29.70

70.30

15.61

2,536

 

()事業單位認為「外勞諮詢服務中心」對外籍勞工僱用管理之幫助

本會補助成立的「外勞諮詢服務中心」,自八十四年設置以來,各方評語不一,根據調查顯示,事業單位認為對改善外籍勞工僱用管理「幫助很大」者,占22.11,「少許幫助」占17.54,「普通」占11.26,「沒有幫助」占4.73,「沒意見」占23.76,另尚有二成(20.60)「不知道有此一單位」,顯示該類中心之存在目的仍待加強宣導,期能在外勞管理上有所助益,減少勞資爭議。

按員工規模觀察,規模愈大者知道「外勞諮詢服務中心」此一單位之比率愈高,而認為其對改善外勞僱用管理有幫助之比率亦愈高,顯示大規模事業單位對外勞諮詢服務中心持較高之正面評價。

表十四、「外勞諮詢服務中心」對改善外籍勞工管理上之幫助情形

                           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八月             單位:%

項目別

  

知 道 有 外 中 心 者

不知道有此一單位

幫助很大

少許幫助

 

沒有幫助

沒意見

總計

100.00

22.11

17.54

11.26

4.73

23.76

20.60

 

1  29

100.00

19.48

16.48

11.52

4.49

25.03

23.00

30 99

100.00

22.20

17.03

11.13

4.36

23.96

21.33

100299

100.00

24.39

19.65

10.57

5.96

22.95

16.48

300499

100.00

24.51

15.42

15.42

3.56

25.30

15.81

500人 以上

100.00

30.66

24.22

9.58

6.45

13.76

15.33

 

六、運用外籍勞工的情形

()外籍勞工工作表現

1.勞資關係

事業單位對外籍勞工在勞資關係上的表現,感覺「和諧」者最多,占55.90,認為「很和諧」者次之,占32.63,二者合占88.53,比率較上年同期略增3.80個百分點,認為「普通」者11.23,而認為「不和諧」者僅占0.18,認為「很不和諧」者0.06。滿意度84.2分較上年同期之82.2分略增,顯示事業單位與外籍勞工之勞資關係均維持在穩定和諧狀態。

 

表十五、事業單位對外籍勞工在勞資關係上的表現

單位:%;分

  

總 計

很 和

  

  

不 和

很不和諧

滿 意 度

868

100.00

27.24

55.56

17.16

0.03

82.0

878

100.00

26.58

58.15

15.18

0.08

82.2

888

100.00

32.63

55.90

11.23

0.18

0.06

84.2

 

2.勤勞程度

有五成一之事業單位認為外籍勞工「勤勞」占50.57,感覺「很勤勞」者15.04,二者合占65.61,較上年同期增加7.32個百分點,而感覺「不勤勞」者或「很不勤勞」者僅合占1.22,認為「普通」者占33.17。滿意度75.9分與上年同期之73.8分略增,顯示事業單位普遍對外籍勞工之勤勞度滿意。

 

表十六、事業單位對外籍勞工勤勞程度的感覺

單位:%:分

  

總 計

很 勤

  

  

不 勤

很不勤勞

滿 意 度

868

100.00

13.19

42.70

41.87

2.18

0.07

73.4

878

100.00

12.28

46.01

39.96

1.75

73.8

888

100.00

15.04

50.57

33.17

1.10

0.12

75.9

 

3.工作效率

事業單位對外籍勞工工作效率的感覺,以覺得「普通」者占55.58最多,其次為認為「高」者亦有34.97,「很高」者7.61,而覺得「低」或「很低」者僅合占不及2,比率較上年同期降低1.11個百分點 。滿意度69.6分與上年同期之67.1分略增,顯示外籍勞工在工作上的表現大都能符合雇主之要求。

 

表十七、事業單位對外籍勞工工作效率的感覺

單位:%:分

   

總 計

 

  

 

滿 意 度

868

100.00

5.63

26.17

64.82

3.21

0.17

66.8

878

100.00

5.24

27.90

63.92

2.91

0.03

67.1

888

100.00

7.61

34.97

55.58

1.66

0.17

69.6

4.衛生習慣

超過二成之事業單位認為外籍勞工的衛生習慣「好」(占19.72)或「很好」(占3.30),而認為「不好」者(占15.32)、「很不好」者(占1.38),感覺「普通」者占60.28。滿意度61.6分較上年同期之59.6分略高2分,顯示事業單位認為外籍勞工的衛生習慣漸有改善。

 

表十八、事業單位對外籍勞工衛生習慣的感覺

單位:%:分

   

總 計

 

  

不好

很 不 好

滿 意 度

878

100.00

2.72

15.52

60.21

20.04

1.51

59.6

888

100.00

3.30

19.72

60.28

15.32

1.38

61.6

 

5.與本國勞工工作情形

有七成五之事業單位對外籍勞工與本國勞工工作情形認為良好,其中認為「好」者占54.36、「很好」者占21.79,感覺「普通」者亦占有23.62,而認為「不好」者或「很不好」者合計尚不及1,滿意度79.5分較上年同期之75.6分略增,顯示事業單位認為外籍勞工與本國勞工在工作上的合作關係更趨良好。

 

表十九、事業單位對外籍勞工與本國勞工工作的情形

單位:%:分

   

總 計

 

  

 

很不好

滿 意 度

868

100.00

18.75

49.40

31.49

0.32

0.04

77.3

878

100.00

12.81

52.72

34.32

0.12

0.03

75.6

888

100.00

21.79

54.36

23.62

0.20

0.03

79.5

 

6.綜合表現

事業單位對外籍勞工的表現綜合來看,以覺得「好」者最多,占53.10,「很好」者亦有14.06,二者合占67.16,較上年同期增加9.49個百分點,覺得「普通」者32.37%,減少9.63個百分點,而覺得「不好」或「很不好」者合計尚不及1。滿意度76.1分與上年同期之73.4分略增,顯示有一成之事業單位對外籍勞工的整體表現更較上年同期感覺滿意。

 

表二十、事業單位對外籍勞工工作表現之綜合觀感

單位:%:分

   

總 計

 

  

 

很不好

滿 意 度

868

100.00

12.57

46.37

40.51

0.47

0.08

74.2

878

100.00

9.54

48.13

42.00

0.34

73.4

888

100.00

14.06

53.10

32.37

0.43

0.04

76.1

 

()事業單位對外勞緊縮政策之因應措施

政府若行外勞緊縮政策,事業單位有八成六會採取因應措施,其中以「增加僱用本」及「增加加班時數」二項比率較高,分占38.9035.48,其次為「產業外移」(占27.97)、「外包方式」(占24.39)、「縮減業務」(占21.55)、「自動化生產」(占20.62),而以「關廠歇業」因應者亦有一成,占10.72

就行業觀察,製造業有因應措施之比率86.17,略高於營造業之84.36,至因應方式則營造業有51.09外包方式」高於製造業之23.37、「產業外移」一項製造業之28.94高於營造業之2.38,二項在行業間有較大的差異,但在「增加僱用本」及「增加加班時數」上則差異不大。

表二十一、事業單位對「外勞緊縮政策」之因應措施

                             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八月       單位:%

    

    

製 造 業

營 造 業

      

100.00

100.00

100.00

無任何因應措施

13.90

13.83

15.64

    有因應措施

86.10

86.17

84.36

 

    因應方式

 

 

 

     1.增加加班時數

35.48

35.56

33.27

     2.增加僱用本

38.90

38.98

36.83

     3.縮減業務

21.55

21.69

17.82

     4.自動化生產

20.62

21.31

2.38

     5.產業外移

27.97

28.94

2.38

     6.關廠歇業

10.72

11.04

2.38

     7.外包方式

24.39

23.37

51.09

     8. 

2.33

2.42

說明:因應措施可複選,故合計數大於「有因應措施」之比率。

 

()事業單位對引進越南勞工之看法

若我國開放引進越南勞工,事業單位「會考慮引進」者占47.63,「不會考慮引進」者占52.37,二者約各占半數。

就其原因觀察,事業單位會考慮引進者以「國情與我國較相近」為主要考慮引進因素,占會考慮引進者之62.38,其次為「語言較無障礙」占41.00,「越國可配合我國阻止勞工逃脫」占29.33,另「其他原因」占18.64;而不考慮引進越者主要以「已習慣原引進之外勞」一項占多數,占不會考慮引進者之66.98,其次為「需再重新訓練」占50.79,「不同國籍相處不易管理」占25.51,另「其他原因」占7.89

 

表二十二、事業單位對引進越南勞工之看法

                             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八月               單位:%

    

    

製 造 業

營 造 業

      

    100.00

    100.00

    100.00

 

  考慮引進

47.63(100.00)

47.31(100.00)

55.84(100.00)

   1.國情與我國較相近

29.71( 62.38)

29.71( 62.80)

29.70( 53.19)

   2.語言較無障礙

19.53( 41.00)

19.46( 41.13)

21.39( 38.31)

   3.越國可配合我國阻止

     勞工逃脫

13.97( 29.33)

13.68( 28.92)

21.39( 38.31)

   4.其他原因

8.88( 18.64)

8.81( 18.62)

10.69( 19.14)

 

  不考慮引進

52.37(100.00)

52.69(100.00)

44.16(100.00)

   1.已習慣原引進之外勞

35.08( 66.98)

35.37( 67.13)

27.52( 62.32)

   2.需再重新訓練

26.60( 50.79)

26.70( 50.67)

23.96( 54.26)

   3.不同國籍相處不易管理

13.36( 25.51)

13.46( 25.55)

10.69( 24.21)

   4.其他原因

4.13(  7.89)

4.11(  7.80)

4.75( 10.76)

說明:考慮引進及不考慮引進原因分別為複選題,故合計數分別大於100

 

()事業單位未來一年對外籍勞工的需求

目前有外勞之事業單位未來一年約六成對外籍勞工的需求是「維持不變」,占59.46,較上年同期增加5.53個百分點,希望「增加僱用」者占37.79,較上年同期減少5.17個百分點,而希望「減少僱用」者亦有2.75,與上年同期略同,顯示事業單位對外籍勞工的需求仍在。

若就事業單位外勞綜合表現觀感看,則認為表現好者增加僱用的比率愈高,綜合觀感「很好」者,未來一年增加僱用的比率占47.47,「好」者占40.21,而認為「不好」者,增加僱用比率降為11.86

 

表二十三、事業單位未來一年對外籍勞工的需求

單位:%

     

   

增 加

維 持 不 變

減 少

 878

100.00

42.96

53.93

3.11

 888

100.00

37.79

59.46

2.75

 

綜合觀感

 

 

 

 

 

100.00

47.47

51.65

0.88

100.00

40.21

57.85

1.94

 

100.00

29.99

65.48

4.53

 

100.00

11.86

57.63

30.51

很不好

100.00

100.00

 

()事業單位找不到本國勞工的原因

事業單位找不到本國勞工的原因以「工作環境不合」比率最高,占53.93,其次為「薪資待遇不合」占38.83,餘依次為「應徵人數不足」占34.45,「需要常常加班」占30.15,「需要輪值夜班」占27.60,「求才資訊不足」占5.34,另「其他」亦占13.49

就行業觀察,營造業找不到本國勞工的原因以「薪資待遇不合」(占63.17),製造業則以「工作環境不合」(占54.35)一項最高,比率次高者營造業為「需要常常加班」(44.16)、「工作環境不合」(占42.77),製造業則為「薪資待遇不合」(占37.90)、「應徵人數不足」(占34.81),而因「求才資訊不足」而找不到勞工的比率二業均在6以下,為各項原因之最低。

 

表二十四、事業單位找不到本國勞工的原因

                         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八月       單位:%

     

    

製 造 業

營 造 業

      

100.00

100.00

100.00

  1.工作環境不合

53.93

54.35

42.77

  2.薪資待遇不合

38.83

37.90

63.17

  3.應徵人數不足

34.45

34.81

24.95

  4.需要常常加班

30.15

29.62

44.16

  5.需要輪值夜班

27.60

28.42

6.14

  6.求才資訊不足

5.34

5.41

3.56

  7.其他

13.49

13.32

17.82

說明:原因可複選,故合計數大於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