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Home  
Welcome 2010勞動情勢統計要覽
1 主要勞動經濟指標
2 人力資源統計
3 婦女勞動統計
4 勞資關係
5 勞動條件
6 勞工福利
7 勞工保險
8 就業保險
9 職業災害與勞工保護
10 勞動檢查及勞工安全衛生
11 就業服務、職業訓練及技能檢定
12 外籍工作者
13 各項基金運用情形
14 國際勞動統計
Download--整本-99年勞動情勢統計要覽.PDF
icon
icon 一、就業服務
icon
(一)求職求才就業服務概況
 
  資料來源: 本會職業訓練局。
  說  明:
1.
求才利用率=求才僱用人數÷求才人數×100。
   
2.
求職就業率=求職推介就業人數÷求職人數×100。
   
3.
求供倍數=求才人數÷求職人數。
   
4.
(  ) 內為求才利用率;[  ] 內為求職就業率。
 
 
 求職就業率
 
 

icon為擴大服務民眾,本會除設立5個就業服務中心及補助縣市政府設置就業服務據點之實體據點外, 更於92年5月起成立網際網路就業服務資訊系統 (全國就業e網) 以24小時不打烊就業服務,全方位提供社會大眾就業市場資訊,辦理求職求才服務。

icon98年透過本會就業服務體系求職之人數為141萬5千人,較上年增加26萬7千人或增23.24%,求職就業率為39.49%;求才人數115萬5千人,較上年增加15萬7千人或增15.72%,求才利用率為57.58 %,求供倍數為0.82倍。

icon依性別觀察,男性的求職就業率為40.35%,女性為38.55%;依年齡別觀察,以25-44歲之求職就業率41.89%最高,其次為未滿25歲之38.80%;依學歷而言,以高職的求職就業率最高,為40.90%, 國中及以下38.03%最低

回最上層- Top↑
icon-line
 
(二)求職求才推介就業人數—按職業分
 
求職求才人數—按職業分
 
  資料來源: 本會職業訓練局。
  icon明: 括號內數字為求供倍數。
     
     
icon各職類求職就業率、求才利用率及求供倍數
98年
 

icon按各職類之求供倍數觀察,以農、林、漁、牧工作人員1.11倍最高,即平均每位農、林、漁、 牧之求職者有1.11個工作機會,其次為服務工作人員及售貨人員1.03倍,再其次為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1.02倍;事務工作人員0.43倍最低,換句話說每一個事務工作人員職缺約有2.3位求職者競爭。

icon按各職類之求職就業率觀察,以農、林、漁、牧工作人員之45.41%最高,行政主管、企業主管及經理人員之35.61%最低;按各職類之求才利用率觀察,以非技術工、體力工及其他之68.16%最高,行政主管、企業主管及經理人員之33.06%最低。

回最上層- Top↑
icon-line
 
(三)前20熱門職類排行
icon98年企業求才前20熱門職類
icon
  資料來源:本會職業訓練局。
 
icon就98年企業求才人數最多的前20個職類觀察, 以企業業務監督人員求供倍數3.15倍最高、其次為工商業銷售代表2.54倍,其餘各類人員則不超過2倍,以文書佐理員求供倍數0.26倍最低,換句話說每 一個文書佐理員職缺約有3.8位求職競爭者。就媒合成功之求職就業率觀察, 以電子設備裝修工的52.7 %最高,其次為電子設備組裝工47.8%,工業工程技術員45.8%。
回最上層- Top↑
icon-line
 
(四)身心障礙者就業服務
 
身心障礙者求職推介就業情形
 
  資料來源:本會職業訓練局。
 
icon98年身心障礙者求職推介就業人數
 

icon依就業服務法規定,主管機關對身心障礙之自願就業人員,應訂定計畫,致力促進其就業,必要時,得發給相關津貼或補助金。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應主動爭取適合身心障礙者之就業機會,並定期公告。對於有就業能力及就業意願,無需職業訓練與專業輔導,僅需提供就業資訊之身心障礙者,就業服務中心提供面對面的媒合諮詢服務。

icon近年身心障礙者透過各就業服務中心,求職人數及求職推介就業人數皆逐年遞增。98年各就業服務中心身心障礙者求職人數計45,408人,較上年增加6,230人或增15.90%;求職推介就業人數達 14,931人,較上年增加2,360人或增18.77%。98年身心障礙者求職推介就業人數中,按性別分,男性占67.19%高於女性的32.81%;按年齡別分,以25至44歲最多,占57.36%。各地辦理單位中, 以北基宜花金馬區就業服務中心,推介2,923人最多,其次為雲嘉南區就業服務中心2,454人,中彰投區就業服務中心2,209人排第三。

回最上層- Top↑
icon-line
 
(五) 定額進用身心障礙者概況
 
定額進用身心障礙者人數—按縣市分
98年底進用人數60,137人次
 
icon定額進用身心障礙者概況
icon
  資料來源: 本會職業訓練局。
  icon明: 進用率=實際進用人數÷法定進用人數×100。
     
 

icon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定額進用新制自98年7月11日施行,公立義務機關(構)進用比率由2%提高 至3%,私立義務機關(構)則維持不得低於1%,並同時降低公私立進用單位須進用門檻,公立義務機關(構)門檻由50人調降為34人,私立義務機關(構)門檻由100人調降為67人;對於未達法定進用人數的義務機關(構),需繳交差額補助費,用來辦理促進身心障礙者就業相關事宜。

icon截至98年底,法定應進用之義務機關(構)為1萬4,218家,應進用4萬7,853人,實際進用6萬137人,進用125.67%,惟由於法定進用比率提高與進用門檻降低,尚有未及進用之情況,致98年底未達法定進用機關(構)數較往年增加。實際進用身心障礙者人數較多之工作地點,以台北市占27.26%最 多,其次為台北縣占11.31%,桃園縣占8.46%居第三,高雄市占7.33%居第四,台中市占4.93%居第五,合計約占六成。

回最上層- Top↑
icon-line
 
(六)就業多媽媽就業服務概況
 
98年就業多媽媽媒合成功人數
 
 
  資料來源:本會職業訓練局。
 

icon就業多媽媽就業服務外展工作,是利用在地有社團經驗、熱心助人之中高齡婦女,採走動式的服務方式,深入社區基層角落,提供失業者就業訊息,拜訪雇主爭取地方性就業機會,亦結合社區資源,協助在地產業,發展就業機會。

icon98年底就業多媽媽人數共計348位,分別隸屬於本會職業訓練局所屬5個就業服務中心。98年就業多媽媽外展工作共計發掘失業者14萬6,418人次,通報或開發在地就業機會數16萬9,359個,媒合成功 (含自行就業) 9萬3,180人,媒合成功率63.64%。

icon媒合成功個案中,男性占52.50%,高於女性46.09%;按年齡分,以25-44歲媒合成功人數最多, 占56.06%;按學歷分,則以高職占38.97%最多。

回最上層- Top↑
icon-line
 
 
icon 二、公立職訓機構辦理職業訓練概況
 
icon公立職訓機構辦理職業訓練人數—按辦理方式分
  資料來源:本會職業訓練局。
 
icon各職訓中心自辦職訓之結訓人數—按訓練職類、訓練性質分
 
 

icon98年公立職訓機構辦理職業訓練之開訓人數有8萬3,969人,較上年增加30.38%,結訓人數7萬 8,414人,較上年增加5.89%。辦理方式以委辦(補助)訓練人數最多,其開訓人數有3萬3,308人,占總開訓人數39.67%,結訓人數有2萬9,112人,占總結訓人數37.13%。

icon公立職訓機構自辦訓練結訓人數共計2萬5,848人,依職類別觀之,以金屬、機械加工類6,625人最 多,占結訓人數之25.63%,其次為美容美髮及其他服務類4,275人,占16.54%,電腦、電匠類3,305 人,占12.79%。依訓練性質觀之,職前訓練結訓人數1萬3,393人,以一般技術員8,105人最多,占 60.52%;進修訓練結訓人數1萬2,544人,以技術員工6,847人最多,占54.58%。

回最上層- Top↑
icon-line
 
 
 
icon 三、技能檢定職類及合格數
 
 
技能檢定合格數
 
 
icon技能檢定合格數—按級別及類別分
  資料來源:本會中部辦公室。
 

icon我國產業結構逐步轉型升級,各行各業技術日益專業化,為使職場勞工之勞動力職能提升,增強競爭力,本會定期辦理技能檢定,輔以證照制度的建立,讓勞工職場技能可以逐級提升,以支援產業升級。自63年開辦以來至98年底止,累計技能檢定到檢人數達856萬人次,合格數達460萬張,合格率為53.64%。

icon98年舉辦之技能檢定職類共有139種,其中甲級28種、乙級90種、丙級124種。合格數甲級706張、 乙級3萬9,418張、丙級36萬567張。合格數中以電腦軟體應用及硬體裝修11萬2,980張最多,占28.20%;中餐烹調及烘焙食品5萬3,013張次之,占13.23%;金屬、機械加工類3萬9,326張再次之,占9.81 %。

回最上層- Top↑
icon-line
 
 
icon 四、參加國際技能競賽情形
 
參加國際技能競賽得獎統計表
 
icon參加國際技能競賽情形
 
  資料來源:本會中部辦公室。
 

icon國際技能競賽每2年舉辦一次,由各會員國分別申請主辦,迄今已舉辦40屆,目前正式之競賽職類有41種。

icon我國自1970年起參加該組織,自第20屆國際技能競賽大會起,每屆均派選手參加,成績表現優異, 深獲國際間之重視。第40屆國際技能競賽於民國98年8月26日至9月7日在加拿大卡爾加利舉行,我國遴派42位選手參加37個職類競賽,計獲得4面金牌、8面銅牌及17個優勝獎,前3名總獎牌數名列參賽國第4名。

 
icon-line
網頁最佳解析 1024x768
回最上層- Top↑
2010 勞動情勢統計要覽